数据库基础知识

Connor Binance官网 2025-09-10 12 0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新手段和技术。使用数据库管理数据,可以保障数据的共享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信息具有4个基本特征:

1)信息的内容是关于客观事物或思想方面的知识

信息的内容能反映已存在的客观事实、能预测未知发生事物的状态和能用于指挥控制事物发展的决策

2)信息是有用的

信息是人们活动的必需知识,利用信息能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主动性和科学性,可以把事情办得更好。

3)信息能够在空间和时间上被传递

在空间上传递信息成为信息通信,在时间上传递信息成为信息存储

4)信息需要一定的形式表示

信息与其表现符不可分离。可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减少人们活动的盲目性;信息是社会机体进行活动的纽带,社会的各个组织通过信息网相互了解并协同工作,使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社会越发展,信息的作用就越突出;信息又是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相对事物管理好,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工作。

数据用于承载信息的物理符号。这就是说,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据通过能书写的信息编码表现信息。尽管信息有多种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手势、声音或图形等方式表达,但数据是信息的最佳表现形式。由于数据能够书写,因而它能够被记录、存储和处理,从中挖掘出更层的信息。

⚠️数据和信息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称数据为信息。

数据不等于信息,数据只是信息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正确的饿数据可表达信息,而虚假、错误的数据所表达是谬误,不是信息。

数据特征

1)数据有型和值之分

数据的型是指数据的结构,而数据的值是指数据的具体取值。数据的结构指数据的内部构成和对外联系。

2)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

·数据类型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设计的数据约束。根据数据类型不同,数据的表示形式、存储方式及能进行的操作运算各不相同。在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应对数据类型特别重视,为数据选择合适的类型。

展开全文

·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数值型、字符串型、日期型和逻辑型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数据的取值范围亦称数据的值域,为数据设置值域是保证数据有效性、避免数据输入或修改时出现错误的重要措施。

3)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

由于数据的定性表示是带有模糊因素的粗略表示方式,而数据的定量表示是描述事物的精确表示,所以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采用数据的定量表示方式。

4)数据应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

数据是客体(即客观物体或概念)属性的记录,它必须有一定的物理载体。当数据记在纸上时,纸张是数据的载体;当数据记录在计算机的外存上时,保存数据的硬盘、软盘或磁带就是数据的载体。

·数据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它可以用报表、图形、语言及不同的语言的符号表示。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

数据管理是数据处理的基础工作,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整体性和共享性。

1.数据处理及分类

围绕数据所做的工作均称为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组织、整理、加工、存储和传播等工作。

1)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信息,将信息数据表示并按类别组织保存。数据管理的目的是为各种使用和数据处理快递、正确地提供必要的数据

2)数据加工

数据加工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进行交换、抽取和运算。通过数据加工会得到更有用的数据,以指导或控制人的行为或事物的变化趋势

3)数据传播

通过数据传播,信息在空间或时间上以各种形式传递。数据传播过程中,数据的结构、性质和内容不改变。数据传播会使更多的人得到信息并且更加理解信息的意义,从而使信息的作用充分发挥处理。

2.数据管理及内容

在数据处理中,最基本的工作是数据管理工作。

1)组织和保存数据

数据管理工作要将收集到的数据合理地分类组织,将其存储在物理载体上,使数据能够长期地被保存。

2)进行数据维护

数据管理工作要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插入新数据、修改原数据和删除失效数据的操作。

3)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

数据管理工作要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以便快速地得到需要的正确数据,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3.数据库及书库中数据的性质

数据库Database简称为DB,它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库的概念实际上包括两层意思:

一、数据库是一个实体,它是能够合理保管数据的仓库,用户在该仓库中存放要管理的新方法和技术,它能够更合理地组织数据、更方便地维护数据、更严密地控制数据和更有效地利用数据;

二、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新方法和技术,它能够更合理地组织数据、更方便地维护数据、更严密地控制数据和更有效地利用数据

在数据库技术出现之前,人们采用数据文件方法进行数据管理。数据库方法与文件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进步特征。

1)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整体性

·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了自身完整的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是从全局观点处罚建立的

·文件中的数据一般不是完整的,其数据结构是根据某个局部要求或功能需要建立的

·数据库要保持数据自身的结构完整,强调站在全组织的角度设计数据结构,并以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功能设计;文件系统则是站在具体要实现的功能角度上考虑数据结构,按各个具体宫女需要分组织数据,数据完全依附于功能需要。

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

文件系统的数据文件是为满足某一个功能模块的使用要求而建立的,数据与功能程序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文件系统中的数据与功能程序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即数据离开相关的功能程序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功能程序如果没有数据支持就无法工作。

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不同的互用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能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数据视图,以满足个别用户对数据结构、数据命名或约束条件的特殊要求

2)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即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

4.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提供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实现某种具体事物管理功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数据应用提供了数据库的定义、存储和查询方式,数据库应用系统通过数据管理系统管理其数据库。

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及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它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恶化统计等进行操作用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控制的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功能中:

·数据定义功能是指为说明库中的数据情况而进行的建立数据库结构的操作,通过数据定义可以建立起数据库的框架;

·数据库建立功能是指将大批数据录入到数据库的操作,它使得库中含有需要保存的数据记录

·数据库维护功能是指对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其操作能满足库中信息变化或更新的需求;

·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是指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为实际应用提供需要的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目标是让用户能够更方便、更有效、更可靠地建立数据库和使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设计数据管理应用项目提供的计算机软件,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事物管理系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应用系统按其实现的功能可以被换份为数据传递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传递系统只具有信息交换功能,系统工作中不改变信息的结构和状态。

·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转换、加工和提取等一系列操作,从而得出更有价值的新数据,其输出的数据在结构和内容方面与输入的源数据相比较大的改变。

管理信息系统及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为MIS,它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

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数据库技术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数据管理的手段,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系统的设计的方法、工具和环境。

2)管理信息系统一般采用功能选单方式控制程序

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功能选单方式进行程序控制的。在这种程序控制方式中,系统功能按层次结构组织系统功能选单,用户通过选择功能选项表达需要执行功能的意愿,系统根据用户的选择调用相应的功能模块。

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打印报表

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五部分构成。

评论